桂林理工大学MPA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2年)

作者: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1日 11:33   浏览次数:

一、本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概述

(一)人才培养

本学位点现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资源环境政策)、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3个学科方向。2022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33名,均为非全日制;授予硕士学位29人次,学位论文盲审通过率100%,自治区级抽查优良率100%,就业率100%。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2年学位点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体系、培养目标、课程构成上均进行了优化,重点突出学位点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师资队伍

学位点师资主要成果: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占全校1/5;获广西社科奖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占全校4/17,获民政部成果奖二等奖1项;首次实现SCISSCI论文的突破,其中SCI期刊2篇、SSCI论文1篇。

(三)培养环境

学位点的公共管理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社会调查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均开展了硬件设备采购与软件采购或更新;学位点进一步与叠彩区政府、雁山区政府等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目前已建立科研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10余个。

(四)社会服务

学位点以提高民族地区政府治理水平为行动指南,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和良好互动,2022年立项横向课题4项,1项研究报告获中共广西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采纳,为地方领导干部提供培训服务10余次;积极拓展和发挥“桂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二、人才培养情况

(一)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点学风建设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深入开展工作,健全工作机制,统筹相关资源,坚持集中教育和分散教育相结合,以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学位点把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列入研究生课程的重要内容;把宣讲教育与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专业和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等密切结合,着力形成宣讲教育的长效机制。学位点积极抓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实行思想品德一票否决,获得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学位点严格按照《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开展工作,将学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融入到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在论文开题、中期答辩、预答辩、送审、答辩等核心环节中,严格实行查重审核、导师互审机制,确保落实学术规范要求,学位点未出现学术不端问题。

(三)课程教学建设

大力推进优质课程建设,《公共管理研究》《公共政策研究》2门课程获批校级优质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其中《公共管理研究》由学校推荐参加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全校推荐的2门研究生课程中的1门);强化MPA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学位点MPA入库案例数量居全国200多所培养单位第20位,11项作品成功参加全国MPA案例大赛,中心自编有MPA课程案例教学库;教师获批自治区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2项;学位点选派4人次参加全国MPA教指委举办的核心课程研讨活动。

同时学位点强化课堂教学秩序与质量,要求教师保质保量、按规定时间上完课、上好课,严格课堂教学纪律,规范教师调停课行为。在上课内容上,要求基础理论与前沿知识相结合,紧跟学术前沿热点;在上课方式上,教师主讲与学生汇报相结合,推进“四位一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将案例教学贯穿整个课程教学。

(四)研究生学术交流

学位点进一步推动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激励机制。举办“屏风公共管理论坛•研究生论坛”学术活动4次,学术论坛、讲座12场,推进读书报告会制度,鼓励导师组织MPA研究生和学术研究生共同开展读书报告会,强化MPA研究生的学术训练。2022年度学位点MPA在校研究生发表SSCI论文1篇,获厅级科研奖励1项。

以“学位点+导师+研究生+工作单位”形成合力,通过导师项目带动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大大提高。学位点教师人均拥有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在学校名列前茅,在申报和研究过程中,学位点统筹导师和研究生参与,围绕课程学习、论文写作以项目为平台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校内外学术交流平台。

(五)招生、就业与学位授予情况

学位点2022年一志愿报考人数为239人,上线录取11人,最低录取分数为168分;两轮调剂志愿报名人员为2733人,录取22人,第一轮调剂最低录取分为177分,第二轮调剂录取最低分为175分。从录取志愿情况看,学位点一志愿占比33.3%,调剂录取占比66.7%,录取分数较控制线高8分。为确保招生质量,学位点在命题中重点考核报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在复试阶段全程录像,学校招生部门和纪检部门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学位点本年度授予学位29人次,论文盲审通过率100%,自治区级抽查优良率100%,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根据学校政策,本学位点学生均为非全日制在职人员,不享受学校全日制学生奖、助、贷政策。MPA教育中心积极拓展相关资助方式:开展MPA案例大赛资助工作,通过组织学术委员会成员前期评审,对案例质量较高的参赛团队全额资助参赛费用;同时针对个别因家庭变故造成缴费困难的学生,积极争取到了缓交学费政策。


三、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一)师德师风及导师制度建设情况

学位点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年度开展师德师风集中学习研讨3次,案例警示学习2次,专题线上课程2次,学位点全体教职工均参与; 2位老师获自治区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学位点畅通师生意见反馈渠道,特别关注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与学生舆论,时刻监督研究生导师严格遵守师德师风管理规定,未出现师德师风负面事件。本年度学位点新选聘研究生导师4人,加强导师尤其是新遴选导师的职责培训,全部导师严格落实《桂林理工大学导师职责清单》。

(二)学科方向与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学科方向与培养特色:学位点设有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资源环境政策)、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3个学科方向。

行政管理方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和全国MPA教指委规定的公共管理学科必设基础性方向。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地方政府治理和基层社会管理,特色是擅长行政伦理、电子政务、危机管理、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研究,在人才培养上以实务操作能力突出的基层公共管理者为目标。

公共政策(资源环境政策)方向是基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和全国MPA教指委规定的公共管理学科必设基础性方向以及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优势专业资源的基础上设立的体现学校学科特色的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公共政策基础理论的指导,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与治理问题,尤其是以生态环境为优势的边疆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政策问题。本方向优势在于充分利用学校优势理工类学科的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上与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优势理工科专业结合。

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是在前2个方向的基础上,结合所在的民族地区区域特点设立,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囊和人才。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与旅游开发、农村治理与特色村寨、社会组织与公共服务,特色是擅长于民族地区特色村寨治理与旅游发展、社会组织与公共服务问题的研究。

师资建设情况:学位点有专任教师25人,博士学位17人,占68%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20人,占80%1人晋升教授职称、1人晋升副教授职称、1人晋升高级实验师职称,高级职称达72%,其中正高级职称占24%;同时聘任校外兼职导师(行业导师)10余人。

学位点专任教师2022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7项,纵向课题经费32.4万元;实现SCISSCI论文的突破,其中SCI期刊2篇、SSCI论文1篇,出版专著3部,发表中文高水平论文6篇;获省部级科研奖5项,其中广西社科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学位点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


四、培养环境建设情况

学位授权点充分依托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实验示范中心,拥有300平方米面积的公共管理实验室、计算机综合实验室、案例分析室、舆情调查室等实验室,各种设备共计105台(件),并安装有奥派全套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软件;拥有可供研究生教育专用的多媒体教室4间,并配备高清投影仪、电脑、音环形会议桌等设备,可供“案例讨论”“仿真教学”等多样化教学,座位总数达326个。

在市区屏风校区拥有7106报告厅、77017705会议室等专用教育场地。2022年继续确保有专门场地供案例教学、小型报告会使用,同时将7106报告厅附属的小会议室设置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的场地。为进一步强化学位点教育工作的过程管理,设有MPA教育专用档案室并制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课程档案、管理档案、学生培养档案的管理。

MPA教育中心为提高MPA研究生在线或自主学习能力,教育中心向全部学生远程登录账号和密码、操作流程图等服务,以方便MPA研究生下载图书馆购置的SSCICNKI等中外文大型数据库;积极和有关部门沟通,及时更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案例库” “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的账号和密码,供MPA研究生及教师使用。

学位点与相关公共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广西桂林市团委、叠彩区人民政府、桂林市水利局、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贺州市高新区管委会签署了研究生实习基地12个;同时与广西行政管理学会、桂林市疾控中心等机构合作,为案例编写、课程教学、论文调研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五、社会服务情况

学位点以提高民族地区政府治理水平为行动指南,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和良好互动,2022年立项横向课题4项,1项研究报告获中共广西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采纳,为地方领导干部提供培训服务10余次。

2022年学校依托学位点设立“桂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院在桂林市灌阳县等地开展乡村振兴的帮扶、调研、咨询等服务20余人次。


六、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没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支撑,尽管学位点的公共管理学科已经完全符合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要求,但由于历史和政策等原因,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学位点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受到平台性制约:二是招生规模小,目前招生指标为33人,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限制了学位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七、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一是积极争取通过学位点动态调整的方式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积极谋划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等相关学科的联合建设;二是争取扩大招生规模,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全面恢复线下教育环节,强化校地协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